|
極寒攻堅,毫米匠心高途科教數字園基坑支護及降水工程在項目所有成員齊心協力下,經過分秒必爭與時間賽跑的83個日夜,以“艱苦奮斗,挑戰自我;一切為了業主,一切源于責任。”的企業文化為驅動力,于2025年3月15日圓滿竣工! 面對工期緊任務重、冬季日均-10℃低溫、確保鄰近地鐵三號線安全的嚴苛要求下,項目團隊以專業能力直面挑戰,圓滿完成施工任務。 一、項目概況 項目名稱:高途科教數字園項目基坑支護及降水工程 項目地址:經開區經南十一路與經開十五大街交叉口 施工內容:土釘墻支護、支護樁、冠梁及角混凝土支撐、管井降水及排水工程。 施工時間:2024年12月23日—2025年3月15日(日歷工期83天) 核心挑戰:工期緊、冬季艱難施工條件、地層砂層厚、地下水高且豐富、周邊環境復雜緊鄰地鐵三號線等 二、施工要點與難點及施工措施 1.作業模式 由于地下水豐富且水位高,砂層厚,根據我們的施工經驗采取分段流水施工的模式。先進行深基坑一側的支護樁(樁徑1200mm鉆孔灌注樁)的施工,減少因降水引起鉆孔灌注樁施工塌孔現象,及時跟進管井施工,當水位降至自然地面以下時2.5米時跟進土方開挖,同時進行土釘墻施工。土方開挖和支護由深到淺分段流水作業。邊打樁、邊降水、邊開挖、邊支護,使工種之間依次搭接流水作業。通過管井(內設96眼降水井,外設18眼降水兼觀測井)與輕型井點(局部增設)結合,單日抽水量超10000m³,為后續工程樁開挖及墊層筏板施工提供合理開挖條件。 2.地鐵側復合支護體系 挑戰:基坑距地鐵隧道僅18米,地下水豐富,流沙層滲透系數達20m/d,振動控制要求≤1mm/h。 為盡快為土方開挖提供條件,降水采用管井(內設96眼降水井,外設18眼降水兼觀測井)與局部輕型井點結合的方法,單日抽水量超10000m³,為基坑開挖及主體墊層及筏板施工提供了有效的施工條件。 復合支護體系:上部回填土部分(0-3m):微型樁(φ200mm,L=6m)+土釘墻;3m以下:支護樁(φ1200mm)+混凝土角撐,確;臃定;高壓旋噴樁長為10m:樁徑(φ800mm)形成止水帷幕,阻隔流沙層保證了基坑穩定,有效保證降水效果和基坑的安全。 3.趕工及冬季施工質量保證措施 因為工期緊,為保證甲方主體施工節點的順利進行,我方從施工方法上采取分段流水施工的方法,每一施工段工種之間搭接施工,各工種實行“三班倒”的無縫銜接。同時,為保證砼強度,通過實驗采取加早強劑和拌合料摻加-20℃防凍劑、用地下溫水、及時保溫養護等措施,確保混凝土強度達標,提高施工效率。 4.安全保證主要措施 安全保證措施:投入低振動設備,減少對周圍設施的振動;對降水速度專人觀測并做記錄及時控制降水速度;對基坑的沉降、位移及附近三號線設置觀測點,并專人進行觀測發現異常及時采取措施;制定應急方案配備足夠的應急物資,由專人負責。經過這些措施,以“零事故”守護基坑、地鐵隧道、周邊道路及建筑安全。 三、總結 最艱難的施工條件在-10℃極寒環境下混凝土強度的施工。經過我們精心組織流水作業,采取科學有效的施工措施,使砼強度100%達標、土層復雜支護樁樁位偏差及樁身完整性100%合格,地鐵側沉降控制精度達0.1mm級,遠低于3mm/d的設計要求。同時也為主體施工創造了有利條件,保證了施工質量和工期,向甲方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既贏得了業主的高度認可,也再次驗證了我司在復雜工況下的技術實力與執行力。 作者:翟瑞豪、朱佳浩 編輯:李權穎、耿雨含 |